讲好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

来源:米乐看球    发布时间:2024-06-17 13:08:52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中国科协、科技部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庆祝“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主场活动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仪式。

  科学家的精神之光,照亮了科学的殿堂与人类文明的未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致力于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人员的精神殿堂。首展包括1个主展览、5个专题展览。

  走进“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简明的图文展示出老一辈科学家矢志报国的动人情怀,泛黄的手稿诉说着重大科学发现背后的隐秘故事,精致的模型彰显着新时代科技发展的非凡成就。

  “现在我要介绍的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我国地球环境科学领域专家刘东生。”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讲解员李静向观众讲解,“橱窗内是刘东生的考察笔记、科考相册,以及他采集的中国黄土样本。刘东生先生在野外考察时的笔记全套共有300多本。大家看,这页笔记还绘有考察沿途的景色。”

  来到“家书诵读”互动体验区,不少观众驻足停留。触摸位于展区中央的屏幕,能够正常的看到丁颖、谢家荣、王淦昌等10余位科学家的家书概览,点击后便会浮现家书的实物图片及相关故事。

  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的张葭樾是展览的第一批小观众。她激动地和记者说:“我认识了很多科学家,了解了他们的故事。‘战麻斗士’李桓英奶奶,一生都在与麻风病作斗争。当看到她乘滑索过江治病的照片,我的眼眶都湿润了!”

  作为主展览,该精品展共计展示了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以及有关科研单位提供的10余件大型展品,展陈面积共1900平方米。展览内容以2010年真正开始启动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为基础,此采集工程已启动近700位科学家的资料和若干专题的采集工作,先后有5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4000余名科技工作人员参与。

  在科学的无垠苍穹之下,站在科研巅峰的领军型科学家,宛若领航的“头雁”,为科技发展的浩渺航程提供方向。

  钱学森去试验基地穿过的靴子、用过的公文包,在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取得高分的试卷,以及1983年亲手写的日程安排表……在“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展”现场,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讲解员王菲向观众逐一介绍。

  “许身国威壮河山——纪念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的展厅中部,还原了邓稼先在北京故居、九所办公室、梓潼故居的工作生活场景。“今年正是邓稼先百年诞辰,我们举办这个展览,旨在重温老一辈科学家为国奉献的精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展内有一些首次展出的实物展品,是我们绵阳九院收集的珍贵文物。”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讲解员王宇豪介绍。

  “雁阵”齐飞,正是科学家团队携手共进、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生动描绘。17位留美学者克服艰难险阻,毅然归来报效祖国的故事,“归来——20世纪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展(一)”娓娓道来;109位工程师、100余项典型工程、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的工程师精神,“工师于国——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工程师主题展”徐徐诉说;“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中国植物志》出版二十周年专题展”展示胡先骕、秦仁昌等科学家历经数十年完成《中国植物志》的历程。

  “‘工师于国’展览将工程师放置在工业遗产的背景下,放置在中国历史的工业长河之中。”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旸说,展览还为“中国工业遗产背后的工程师”名单、“国家工程师奖”获奖名单设置了专区。

  据介绍,日前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联合体组建完成,首批联合体成员66个,包括与科学家有关的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陈列馆、故居、纪念馆等。成员单位将联合开展藏品征集及文物定级等工作,举办科学家精神展览及讲演,合作开发文创产品。

  “未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依托馆藏资源,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元的活动,凝练新时代科技界团结奋进的价值符号和精神标识,面向国际讲好中国科技人物故事和科技发展故事,在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和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中发挥独特作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副馆长孟令耘说。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习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任何一个人都拥有爱心。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方法大范围的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